<為孩子留住童年──小日記手工書

文/子魚 本文刊於國語日報 98.8.23(日) 家庭版

 

  小學生有一種「日記式家庭聯絡簿」,學校老師要求孩子每天回家寫日記。由於篇幅短小,字數大約一佰字左右,小學生稱之為「小日記」。

 

  「小日記」,這種設計真好,孩子每天可以將自己的生活寫下來,記錄一日所見所聞。寫日記其實是有方法的,我告訴孩子,從早到晚不要什麼事都想寫,這樣容易變成「流水帳」。一日只寫一件事,寫印象深刻的事就可以了。只要投入觀察、回想生活,題材自然湧出,然後深入事情進行書寫,這樣日記就不會「膚淺」。

 

  寫小日記是孩子記載真實生活的方式,但這樣真摯寫下童年記憶的資料,最後往往是沒有被留下來。日記式家庭聯絡簿在學期結束的時候,只有一種下場,就是「資源回收」。想像十五年後,孩子長大成人,再看見自己小時候的生活記錄,那會有多感動啊!我曾經無意間在舊櫃子裡找到小學時代的日記簿,讀到自己的童年,雖然字句幼稚,但兒時點點滴滴忽然歷歷在目,內心真是無限澎湃啊!

 

  為孩子留住童年成長記憶吧!當然,最好的方式是將「日記」保留下來。只是學校的「日記式家庭聯絡簿」怎麼看都沒有留存的價值感,那怎麼做才好呢?我 和 老師分享寫作教學時,提出「日記手工書」的概念:每天寫的小日記,週六、週日時選出二篇,將日記抄到A4規格的圖畫紙上,然後按照內容畫下來。平時可作為公佈欄的佈置,期末將這些作品集中起來,大概有三十張左右,加上封面就可做一本「手工書」。有 時 老師會要求孩子用童詩寫日記,同樣方式可以做出一本「詩集」。因為做出自己的「手工書」,自然有保存的價值。

 

  深刻的童年記憶來自老師創造性的指導,其實這個概念,也可提供父母引導孩子將聯絡簿上的小日記轉化成「日記手工書」。孩子喜歡在本子上塗塗鴉,寫寫字。將「塗鴉寫字」的過程,指導做成一頁一頁的「圖文」或「詩畫」,然後期末的時候做成繪本,這裡面將會存在多少感人的意義。

 

  我跟小學老師分享,教導孩子的過程,不要期待現在會出現什麼樣的成果?成果往往是進入國、高中之後才會顯現出來。為孩子留存記憶的「日記手工書」也不要期望現在會有什麼意義?意義是在他們長大之後,再看見小時候的生活過程,他的感謝與懷念才是真正最具價值的意義。孩子的童年稍縱即逝,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機會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