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佳文賞析 (2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根火柴棒價值不到一毛錢. 一棟房子價值數百萬元..
但是一根火柴棒卻可以摧毀一棟房子. 可見微不足道的潛在破壞力,
一旦發作起來,其攻堅滅頂的力量, 無物能禦.

要疊一百萬張骨牌,需費時一個月, 但倒骨牌卻只消十幾秒鐘.

要累積成功的實業,需耗時數十載, 但要倒閉,卻只需一個錯誤決策.
要修養被尊敬的人格,需經過長時間的被信任, 但要人格破產卻只需要做錯一件事.

一根火柴棒,  是什麼東西呢?

它就是下列四項:

1. 無法自我控制的情緒.
2. 不經理智判斷的決策.
3. 頑固不冥的個性.
4. 狹隘無情的心胸.

檢查看看,我們隨身攜帶幾根火柴棒?

~共勉之~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心媽媽網站裡面提供

裡面有ㄧ段小影片:跪羊圖手語劇

還蠻好看的...請務必靜心體會喔!!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父母教育小孩應該有何觀念呢?

請看下面八個錦囊妙法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下父母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優秀、高人一等 ,成為人人稱羨的「資優生」,也因此坊間有許多標榜開發大腦的工具 或課程,甚至補習智力測驗,企圖「激發孩子潛能」。

大腦的確具有無窮潛力和可塑性,卻並不代表依靠某種技術 ,就能達到開發大腦的目的,事實上,錯誤的學習方式 ,反而可能侷限大腦的吸收力。

例如填鴨式的補習,「除了分數不會增長任何東西,因為它只是讓你習慣某種考題,對於大腦學習沒有效果,」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洪蘭指出,標準答案只會讓神經連結的可能性減少, 「是扼殺創造力最大的元兇。」

而不少父母迷信資優 ,甚至千方百計送孩子去補習以考上資優班,「這對孩子是很不利的 ,」洪蘭直言,補出來的「人工績優」和真正資優不同 ,靠反覆練習進入資優班,只會發現別人行你都不行, 「很快就自信心崩潰,父母這樣是害了小孩。」

從建中資優生的例子來看,這些同學並沒有接受特別的訓練,他們的父母以開放的態度 ,為孩子創造學習的沃土,自由探索、發現自己的天賦 ,反而發展得更好。

國外研究也發現,即使智力會受基因影響,但並不代表孩子的成就註定被限制,「只要準備好豐富頭腦的活性化 環境,誰都可能發揮驚人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長期從事人類潛能教育活動的韓國腦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承憲指出。

他 認為 ,多累積不同的生活經驗,有益孩子腦部發達,反而重複上學、補習 、寫功課這種單純的活動,容易讓大腦陷入疲累,「讓孩子發展自己的 興趣,多看、多聽、多體驗是最好的。」「看起來孩子只是在玩泥巴 ,其實他正在學習,」紐約奧斯威戈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達威爾指出 ,應該給孩子更多自由和時間探索。不管是運動、音樂或其他活動 ,都有助提升孩子的專注、紀律,刺激心智發展。

這次採訪的建中資優生,休 閒興趣都很廣泛,在國際奧林匹亞地理競賽得到第二名的陳柏安更說,他需要專心玩夠了,才能專心讀書。 「千萬別因為成績不好就禁止孩子玩樂,要儘量讓他做些快樂的事, 」李承憲提醒,除了抒解負面情緒,盡情嬉戲更有助孩子專注於其他學習,培養課業方面的耐性和集中力。

為了開拓孩子的腦部能量,他建議父母採取以下態度:

成為孩子的導師。

孩子具有敏銳的反應能力,對於父母親的言語、想法、感覺 、行為舉止可說像在複製一樣。當父母秉持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的身心 ,孩子的腦波較能安定。相反的,若父母缺乏自我重心且容易動搖時 ,孩子也會受到影響而出現不安和混亂。

讓孩子做腦的主人。

認同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與生俱來無限的潛力。不要一味以 「別人都這樣做,我當然也應該這樣」的心態,盲目消耗孩子的能量。

把「你能」的自信深植在孩子心中。

「我能辦到」的自信心會活化腦內正面的迴路,使得頭腦運轉保持最佳 狀態。耐心觀察孩子擁有的才能和素質,鼓勵他的長處。當被讚美時 ,腦內會分泌令人愉快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自然產生 「下次要做得更好」的意願。

尊重孩子的想像力和夢想。

想 像力是開發大腦潛能的有利工具。積極引導孩子築夢 ,協助他在腦海中想像夢想實現的樣子,深信會實現 ,他就能不斷挑戰直到變成真實的成果。每個階段都是黃金期大腦是漸 進式成熟,每個階段各有發展目標,例如03歲是藉由運動和感覺體 驗達到學習,而更高層次的邏輯思考學習,是9歲之後逐漸展開 。孩子出生第一年,應盡可能多花時間互動,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 ,對幼兒大腦發展影響深遠。

要在家中為學前幼兒製造多聽、多說、多讀的環境, 「尤其多接觸不同種類色彩繽紛、會發出聲音的安全玩具 ,更有助認識物體的形狀和質感,」達威爾教授建議。

小 學階段是身體及大腦重要的成長時期,這時期建立的慣性 ,將影響孩子終生。此時被喻為科學之腦的頂葉,及被稱為語言之腦的 顳開始發展。顳葉負責外語、聽覺機能,712歲間 ,語言的理解力和字彙持續增加,是學習第二外國語的好時機 ,太早學習或遲至青春期才開始會降低學習效果。

負責空間立體概念,及邏輯、數字、抽象推理的頂葉,在713歲迅速成長,這時孩子將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喜歡追根究柢。

此外,711歲間,大腦管理動作技巧的區域開始茁壯 ,許多孩子此時會對運動感興趣,這幾年中學習及訓練運動技巧 ,效果較能持久。

而更重要的被喻為大腦總司令,掌管判斷、計劃、解決問題能力的前額 葉,在小學階段發育再度活潑,「適合好好鍛鍊大腦, 」日本腦科學專家,東北大學教授川島隆太指出,前額葉能感受情緒 ,處理資訊做出判斷,推測對方的想法,也掌握著創造力、人際關係。

前 額葉發達的動物只有人類。這個時期,大量?#92;讀、書寫、計算 ,及使用到雙手的活動如摺紙、料理,都有助於活化前額葉 。廣泛的閱讀能促進腦神經細胞的連結密度,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及思考力 。好幾位建中資優生表示,從小就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父母也購買大量的書籍給他們。

正確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飲食、睡眠、休閒運動搭配良好 ,大腦的燃料才能源源不絕。配合大腦的生理時鐘身體運作有明確的生理時鐘,腦部活性也會跟著改變,有些時刻適合集中思考 ,有時則必須休息。

父母可以根據大腦運作的節奏,協助安排適合孩子的活動 ,讓學習更事半功倍。

早晨:效率最高的時段

早晨過後3小時,約10點~12點是大腦的黃金時間 。此時腦部的活性最高,判斷力和思考力都很活躍,適合處理有難度的 問題或創造性發想。

睡醒時大腦能量最低,最好為孩子準備營養豐富的早餐,飽滿一天的能源。葡萄糖是腦活力的來源,葡萄糖不夠造成低血糖時,腦部會陷入缺氧狀態,打呵欠、遲鈍。米飯、麵包 、麵食等澱粉類都能提供葡萄糖,又以全麥、雜糧等多醣類較佳 ,能使血糖緩緩升高,穩定供應所需能量。

正式學習活動開始前,可以先做510分鐘的「大腦暖身操」 ,包括朗讀、簡單的計算,根據川島隆太實驗,做過朗讀 、計算再進行單語記憶測試,成績比大腦沒有暖身提高20% 。

研究顯示,孩子對於同一項科目的集中力只有約4 0 分鐘,可依此來劃分學習的段落,暫時休息,恢復大腦的集中力 。學習也不一定只是在書桌前唸書寫功課,音樂、才藝等活動也包括在內。

午後至傍晚:

創意比填鴨有用的時段中午12點後腦部機能會下降 ,直到下午3點左右活性都較為緩和。除了小睡片刻 ,也很適合讓孩子盡情遊戲,「現代孩子都太忙,大腦反而需要清閒的 時光,對培養創造力大有幫助,」川島隆太表示。

隨便孩子做什麼活動(但不適合看電視和看漫畫,會讓大腦進入放鬆狀 態、活動降低),讀課外書、畫畫、下棋、出去找朋友玩都好 。放假時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點心,或一邊做家事一邊親子對話 ,既增進情感又幫助大腦靈活。

晚上:

放鬆與充電的時段隨著夜幕低垂,前額葉活動也逐漸減退。吃過晚飯 ,適合親子家庭活動,聊天、看電視、玩電腦遊戲等,放鬆心情。

充足睡眠對大腦的發展影響很大,小學生至少要熟睡89小時 ,最好10點前,低年級孩子則應在9點時準備上床 。協助孩子發展智能、運用腦力,是長遠的過程,目標不在於短期的成 績表現。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最佳的智力指標是孩子快不快樂 、是否具備好奇心與學習動機,樂於扮演不同角色, 」加州大學長灘分校教授史科恩蕾樂認為。在不同階段予以適當刺激及 多元化的體驗,幫助孩子成為腦筋靈光、思想豐富的人 ,才是一生受用無窮的禮物。

(*轉摘自http://plog.read.org.tw/post/194/7229)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19 Thu 2007 13:27
  • 安排

安排----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沒有人查覺的狀況下做些什麼。

動畫從前有一隻龍,牠只有一隻腳。牠好奇的問蜈蚣:「我用一隻腳走路,已經覺得忙不過來了,你有那麼多隻腳,又是如何安排它們之間的出腳順序呢?

蜈蚣答道:「說實話,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只是自然的行走。」

動畫有位女學生問于右任老先生:「您的鬍子這麼長,睡覺時,是放在棉被裡?還是棉被外?」

動畫于老回家後,一個禮拜都睡不安穩。

動畫每個人都靠著一呼一吸之間生存下來,如果你刻意去留心一呼之後一定要一吸,一吸之後一定要一呼的話,相信你一定呼吸得很累!



(轉摘自http://plog.read.org.tw/post/277/7445)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了解孩子內心世界

徐教授演講內容錄音檔案 下載

(*轉摘自龍山國小)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十六歲的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

他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著望著他說: 「孩子,在你這個年齡有這樣的願望,已經是很難得了。很多比你年長很多的人,從他們問的問題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給他們多少解釋,都不可能讓他們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讓他們那樣好了。」少年滿懷虔誠地聽著,臉上沒有流 露出絲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著說:「我送給你四句話。」

第一句話是:「把自己當成別人。」

你能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

少年回答說:「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是別人,這樣痛苦就自然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點頭! 接著說,

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

少年沈思一會兒,說:「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並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

智者兩眼發光,繼續說道:

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

少年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要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

第四句話是:「把自己當成自己。」

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留著你以後慢慢品味吧。

少年說:「這句話的含義,我是一時體會不出。但這四句話之間就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用什麼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

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其實第四句話涵義蠻深遠的.......... 人活在世上,終其一生的時間,強加自己主觀的意念在一切事務之上,煩惱是自生,也要自解,敞開自己的心胸就會領悟到很多事情的真諦。


而智者所說第四句話也就是要了解自己,生命之中很多事情是要自我解決,適時肯定自己,表現自己,自己的心理需抱持樂觀進 取,朝自己既定方向去努力,積極的活出自己,不被環境影響自己思想觀念,進而把自己的快樂傳染他人,這就是第四句中的『自己就是自己』了。

勇敢走自己的路,活的真實活的努力,積極而正面思考,勇於突破自己心靈的限制,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真正活的快樂自我實現。

(*轉摘自網路文章)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濱崎林不冰

〈生活立可拍〉文、圖/濱崎林不冰

記得有年爸媽出遠門,

是阿公阿嬤在半夜敲鄰居的門,抱著發高燒的我,

請他們載我們去醫院。

夜裡,是阿公阿嬤陪伴著打著點滴的我,

雖然那時還小,但是那畫面卻一直留在心底。

現在工作的地方每天都會經過阿公家,

我都一直想改天放假再去陪他,

但是真的到放假,卻又有瑣事在忙,因而又拖延下去……。

直到去年阿公去世了,才真正的體會到,

明明是這樣簡單就可以做到的幸福,

卻一直沒有去把握,回頭才去後悔已太遲了。

越是平凡的幸福,就當即時的把握!

(*轉摘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問:您幸福嗎?


如果感覺不幸福的話
請點下列的連結
看看這份報導吧^^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ㄧ本繪本的名稱:三顆許願的貓餅乾
(以下是繪本的內容)

夏天的風,吹在藍色的海上
白色的雲,隨著風自在的飄逸

我,躺在綿綿的白雲上
聽著鯨魚的呼吸,看著海鷗飛過
這一幕,讓我想起童年的笑聲

其實,每個大人心裏都住著一個小孩
只要靜靜的聽就會找到,那最自在、純真、平靜的自己

soul is free
自由的心才有真實的愛

愛是一種探險
等待對方付出,不如自己先去實踐

愛是一種自由
可以在任何時間進出心門,沒有阻礙

愛是一種滿足
在一起的時候,不說話也很自在

愛是一種歡迎
當非同類出現時,大方地邀請他加入

愛是一種魔法
在真實的空間裡,還有夢存在的地方
 



有機會收到這繪本的時候
可以更深入的欣賞與體悟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方社會最常見的倫理大悲劇就是在一場父母與孩子激辯與爭論之後,激動傷心的父母總會淌著眼淚,對著滿腹委屈的孩子說:「我會這麼做,一切都是為了你啊!接下來不論是相擁痛哭,抑或是各自心碎,這個孩子總難逃離被父母的錯愛所扭曲的人生悲劇。

東方父母 愛之適足以害之「一切都是為了你!」是許多中國父母對子女常說的話,但那其實是父母假呵護之名,行操控之實的病態犧牲,也是「中國父母症候群」(Chinese Parents syndrome) 的顯著病癥。

中國父母老是把子女看成自己的財產,一心一意想要主導子女的一生,總認為子女不爭氣就是父母的失敗;而子女若能成材則是父母最大的榮耀。基於這份患得患失的憂心和企圖,使得中國父母普遍對孩子過份保護、限制太多,並且強加其個人價值觀於子女身上者屢見不鮮,殊不知這種對待孩子的方式,不但剝奪了子女獨立成長的機會,更將因此扭曲了孩子的一生。

在中國父母過度細心呵護下,「弱不禁風」似乎已成為現在台灣年輕人的最大通病。在一場管理學院師生會議上,一位女學生神情激動地責難校方的規定,她說:「星期天父母送我回宿舍,結果警衛不讓我父母進去,害我一個人得把那麼多的行李搬進宿舍?

「這麼重又那麼遠…」面對著女學生的質問,以「顧客滿意」為經營理念的學校方面,給了相當善意的回應:「如果真的很重,可以特別允許父母的車子進入校園…」。

這件事情讓筆者感觸良深,因為那女學生口中「那麼遠」的距離,事實上是近得不可再近了,那一點點路也不肯走,真是枉費了青春年少。筆者認為台灣這一代的孩子之 所以變得如此嬌弱,父母應該負起最大的責任。

台灣的生活條件是在這四、五十年來才逐漸變得寬裕,因此,父母用車子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情況應該是屬於第一代,不幸的是,只是第一代就已經被寵得不像樣了,不但體力差,也欠缺機靈的反應能力,其實,就上述那女學生所描述的情況,如果行李真的太重,設法和警衛商量一下,必能解決問題,就算真的難以通融,走一點路又何妨?難道一定要把這種小事拿到師生會議上來說?在學校生活中,其所關注的焦點就只有這些嗎?

學習獨立才是重要課題

筆者的女兒是在美國念私立小學,學校設置在森林之中,校園很大,基於安全考量,學校也是規定父母只能送到一個固定的地方,就不能再進去了。這些孩子才7、8 歲而已,不但課本重,還經常因為課外活動,需要帶其他的衣服、鞋子等,儘管如此,還是得自己走進去,尤其當冰天雪地的冬季來臨時,更是嚴苛的磨練。但人的體力原本就是靠磨練來的,人若不能吃苦,便不會耐勞,更不必說勤勞、樸實的生活了。

所以,當我看到這個女學生的個案時,格外覺得痛心,第一代就如此,將來還得了,身為未來主人翁的年輕族群,如果沒有好體力,成功的機會也就不大,那麼,國家前途還有什麼指望呢?

悉心照料孩子,表面上看來沒錯,但卻會適得其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習獨立是最重要的課題。

我女兒是在美國長大的,在她九歲那年,由於當時我們很忙,因此就讓她隻身從香港飛到美國東部。而當我們打電話探詢她是否平安到達時,她還很臭屁地說:「What are you worrying about?」

可見得她第一次隻身飛越半個地球這件事情本身,已經使她信心大增,很有成就感,因此,放心讓她去作,孩子就會成長,反之,如果顧得很緊,反而是在限制孩子發展的空間!

犧牲這一代 成全下一代?

此外,中國父母症候群的另一個症狀就是把所有的榮耀都寄託在兒女身上。如果有個孩子在國外念知名學校,那個父親就會在社交場合中眉飛色舞地談論自己的孩子,彷彿這就是他一生最偉大的成就。也就是渴望擁有這份榮耀,東方父母總會說:「一切都是為下一代!」、「我們這樣犧牲,就是為了後代!」;毛澤東也曾說過的:「犧牲這一代,成全下一代!」似乎只要聽到是為了後代,大家都能夠認同,其實這只是東方人獨特的想法。

中國父母試圖用「犧牲」的想法及作法來減少孩子在生存競爭上的挑戰,希望孩子能低挑戰的環境下,創造高成就,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生存的能力是靠磨練出來的,光從書本上是很難學到的。中國父母常對孩子說:「你只要好好唸書就好了,其他都別管了!」這種作法不但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更是嚴重地剝奪了他們學習生存及養成獨立人格的成長機會。

在美國,哪有父母要幫孩子付大學學費的道理,十八歲以後,若要住在家裡,就得付租金,要分擔房租、水電等支出,不但對家庭要有責任感,也要懂得如何在社會上生存。這就是典型的美國教育方式,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學會如何生存來得重要。

因此,就現實的考量,美國孩子如果想要上大學,就得自己去打工、賺錢、繳學費,如此千辛萬苦才能擁有學習的機會,怎麼可能會在上課打磕睡?上課根本不需要點名,若有不同的意見,一定會向教師提出挑戰,有不懂的地方,也一定會問到懂,否則不是平白浪費時間以及辛苦工作才繳交的學費嗎?

東方社會的孩子,從表面上看來就幸運多了。因為東方社會的父母總認為,就算借錢也要讓孩子念大學。因此,台灣的學生大多是應父母的要求去唸書的,而且在聯考制度及父母的期望下,至少有95%的學生所念的不是心目中的第一志願。於是學生唸書的心態就顯得心不甘、情不願,一則是因為沒興趣,二則反正是父母送來唸書的,不想念就打混。有多少大學生都是徹夜打牌、玩樂、打電動,早上又起不了床,弄得上課遲到或乾脆蹺課,種種惡形惡狀,正凸顯了台灣教育扭曲的事實。

中國父母費盡苦心供孩子念大學,甚至幫孩子選擇了最有「前途」的科系,但卻忽略了人性的本質,那就是唯有付出,才能真正收穫;唯有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才會激出真正的拼勁。

因此,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對最後的結果都是感到失望的,而在罹患中國父母症候群的父母所養成、教育下的孩子,不論是否做到父母的期望,都無法擁有真正的快樂!顯見這種愛的方式,只是在成就一個兩敗俱傷的悲劇而已!

往往父母的犧牲,只是為子女帶來壓力,並不會造就子女的幸福。

但是東方社會的孩子,從小就習慣聽從父母的意見去做人、做事,久了就習慣了,即使不快樂也會照做,對於人生的道路既沒有選擇的餘地,也失去了選擇的能力,也因此對生活毫無熱情,對人生充滿著許許多多的無奈與悔恨,所謂「積極開放」的人生,根本就是遙不可及的神話。

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

探究問題的癥結,那就是中國父母一直無法接受孩子也是獨立個體的這個事實,藐視孩子思想、看法或夢想,忘了孩子也有基本人權(human right),對孩子總是處處干預,不論在學業、事業甚至是婚姻上,似乎每一件事都要讓父母覺得順心才可以,孩子不聽話,就得背負「不孝」的罪名。

當中國父母以愛為名,進行軟硬兼施的壓抑策略,如果子女同意了那份壓抑,那麼也就注定了一個扭曲、不快樂的人生;如果選擇了反叛,那麼子女將終身背負「不孝」的罪名與壓力,即使勉強擁有快樂,也難逃背後的陰影。

總之,一天到晚都在說「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東方父母,請您就此高抬貴手吧!放孩子一條生路,讓他們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自由、快樂、無悔的人生吧!

(*轉摘自網路文章)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這樣一句歌詞:朋友多了路好走。於是,我們便急著把每一個剛剛結識的新面孔呼之為朋友,將其拉入自己的關係圈。但《美國社會學評論》最近刊發的一項調查報告結果顯示,現代人真正的朋友越來越少了,1/4接受調查的人甚至認為沒有任何人值得信任。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的浮躁和功利,人與人之間有著太多分不清的是非真偽,以至於我們對"朋友 "的稱謂產生了畏懼。那麼,真正的朋友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的一生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朋友呢?美國作家帕爾指出,"不要指望一位密友帶給你所需要的一切。 "另一位作家湯姆拉思則認為,以下8種朋友是必不可少的。
 
  成就你的朋友  他們會不斷激勵你,讓你看到自己的優點。
  這類朋友也可稱之為導師型。他們不一定是你的師長,但他們一定會在某些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能經常在事業、家庭、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給你提供許多建議。人生中擁有這種朋友會成為你最大的心理支柱,也常常會成為能夠" 左右 "你的"偶像 "。
 
  支持你的朋友  一直維護你,並在別人面前稱讚你。
  這類朋友可謂是" 你幫我,我幫你 ",相互打氣,使得彼此成為對方成長的墊腳石。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朋友的支持與鼓勵是最珍貴的。當你遇到挫折時,這類朋友往往可以幫你分擔一部分的心理壓力,他們的信任也恰恰是你的 "強心劑 "。
 
  志同道合的朋友  和你興趣相近,也是你最有可能與之相處的人。
  與他們在一起,會讓你有心靈感應,俗稱 "默契"。你會因為想的事、說的話都與他們相近,經常有被觸摸心靈的感覺。和他們交往會幫助你不斷地進行自我認同,你的興趣、人生目標或是喜好,都可以與他們分享。這種穩固的感受 "共享"會讓你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因為有他們,你更容易實現理想,並可以快樂地成長。
 
  牽線搭橋的朋友  認識你之後,很快把你介紹給志同道合者認識。
  這類朋友是"幫助型 " 的朋友。在你得意的時候,他們的身影可能並不多見;在你失意的時候,他們卻會及時地出現在你面前。他們始終願意給予你最現實的支持,讓你看到希望和機會,幫助你不斷地得到積極的心理暗示。
 
   給你打氣的朋友  好玩、能讓你放鬆的朋友。
  有些朋友,當我們有了心事,有了苦惱時,第一個想要傾訴的對象就是他們。這樣的朋友會是很好的傾聽者,讓你放鬆,在他們面前,你沒有任何心理壓力,總能讓你發洩出自己的 "鬱悶" ,讓你重獲平衡的心態。
 
  開闊眼界的朋友    能讓你接觸新觀點、新機會。
    這類朋友對於人生也是必不可少。
他們可謂是你的"大百科全書 " 。這類朋友的知識廣、視野寬、人際脈絡多,會幫助你獲得許多不同的心理感受,使你成為站得高、看得遠的人。
 
  給你引路的朋友  善於幫你理清思路,需要指導和建議時去找他們。
  這類朋友是 " 指路燈"。每個人都有困難和需要,一旦靠自己力量難以化解時,這類朋友總能最及時、最認真地考慮你的問題,給你最適當的建議。在你面對選擇而焦慮、困惑時,不妨找他們聊一聊,或許能幫助你更好的理順情緒,瞭解自己,明確方向。
 
  陪伴你的朋友   有了消息,不論是好是壞,總是第一個告訴他們。他們一直和你在一起。
  這種朋友的心胸像大海、高山一樣寬廣,不管何時找他們,他們都會熱情相待,並且始終如一地支持你。他們是能讓你感到滿足和平靜的朋友,有時並不需要他們太多的語言,只是默默地陪著你,就能撫平你的心情。

(*轉摘自網路文章)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24 Sun 2007 20:36
  • 分享

好東西要跟大家分享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當你遇見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事,
就是把它分享給你四周的人;
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在這個世界上
自由自在的散播開來


還蠻喜歡這段話
相信~分享是快樂的
就如"分享"這首歌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做父母的有個習慣,總愛把小孩子抱在懷裡。在孩子還不會生、不會走的時候,抱一抱總是躺在床上的孩子,讓他換換姿勢,開闊開闊視野,是有必要的。通過大人和孩子的身體接觸,可以排除孩子心理上的孤獨感受,滿足親密需要和安全感,還可以加深親子的感情。


 父母的手臂束縛了孩子   
    問題是,在孩子學會走路以後,有些父母還是常常把孩子抱在懷裡,就像是不可分割的「連體人」一樣,似乎他們懷裡若不抱著這個孩子,身體就失去了平衡,雙手也不知往哪裡擱。

   對於這種現象,我百思不解。我帶著好奇和疑惑詢問那些總愛抱著孩子的父母們:「你們的孩子已經學會走路了。為什麼還要抱著他呢?」他們不約而同地對我 說:「抱著省心、省事、省力,免得孩子磕著、碰著、摔著、讓車給撞著。讓孩子滿世界亂跑,還得費勁地去追他們。還是抱著省力.保險。」

    要是以保護孩子安全的角度來看,抱在懷裡的確是更保險一點。可是作父母的卻沒有想到,總是把孩子抱在懷裡,你箍起的雙臂就像一條「繩索」,牢牢地束縛了 孩子的手腳,使他們有手不能活動、不能做事,有腳不能走路。不但使孩子的手腳和大腦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發展,無形中也會增強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壓制他們 獨立自主的意識和活動能力的發展。總在父母懷抱裡生活的孩子,活動機會少,活動範圍小,社會交往面狹窄,往往性情呆滯、孤僻、怯懦、自卑、無能,交往和社 會適應能力差,缺乏兒童特有的天真、爛漫、活潑、勇敢、堅強和活活潑潑的朝氣。

抱在懷裡的小孩子長不大

   孩子小時侯,父母可以把他們抱在懷裡,但不能總是抱著吧!他們總要長大,終歸要離開父母的懷抱,難道把他們抱在懷裡,他們就能學會有效地避免被磕著、碰 著.捧著、讓車給撞著嗎?有父母僅僅摟住的孩子,不但無法具備自我保護的意識,更不能掌握自我保護的能力。與其總是抱著,不如早一點把他們從懷裡放下來, 他們會在實踐中早早學會自我保護。

   孩子初學走路的時候,不可避免地要摔 一些跟頭。不論是人,還是動物,都是在不斷地摔打過程中,學會站立、行走、奔跑的。剛剛生下來的小馬、小牛、小羊,剛剛孵化出來的小雞、小鴨、小鵝,不都 是在「摸爬滾打」中站立起來的嗎?不管多麼疼愛自己的孩子,也都不能抱著他們,企圖讓孩子一個跟頭也不摔,就能學會站立、行走、奔跑.那是不實際的。「庭院裡練不出千里馬,花盆裡長不出萬年松」,父母的懷裡養不出禁得起風雨的現代人。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總愛抱著孩子,從表面上看是一種習慣;深入地思考,恐怕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不但反映了父母保護孩子的心態,也非常具象地反映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人身依 附關係」子女是父母的一部份,是父母的附屬品,而不是獨立的個體。父母的潛意識裡,不願意讓子女獨立於父母的束縛和制約之外,總要保持一種隸屬和支配的關 係。

    這是不尊重每個人的獨立人格,壓制人個性的充分發展,非常不符合時代要求,也違逆人的天性。70多年前魯迅在「我們現在怎樣作父親」一書中就曾經說過: 「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類中的人。因為即我,更應該盡教育的義務,教給他們自立的能力;因為非我,所以也應該同時解放.全部為他們自 己所有,成一個獨立的人。」

   總愛把孩子抱在懷裡,這不僅僅是父母教養 「小」孩子的態度,也會形成整個家庭教育的「教養模式」。父母不但在孩子小時候抱著,就是長大了,也是照樣「抱著」包辦孩子的一切:有手腳不讓動,有大腦 不讓獨立思考。有事,父母替他們做,有問題替他們想,有困難替他們克服,有危險替他們排除。孩子不會走路的時候,父母摟在懷裡睡覺;會走路了,父母抱在懷 裡;能獨立活動了,該生活自理了,父母包辦代替。子女長大後都要離開父母獨立,面對激烈的競爭,缺乏獨立意識和能力,是難以自立生存的。

   為了使孩子減少依賴性,增強獨立性,能自立於社會、有所作為,父母們還是早一點把懷裡「抱」著的孩子放下來,讓他們獨立站立、行走、活動奔跑。

 
摘自健康雜誌


今天在小天使班看到一個現象
ㄧ個孩子故意騎著滑板車從兩層樓梯上下來
此時有個念頭
哈哈~讓他跌一次吧!!
果然,碰~跌下去了
是沒什麼大礙
因為這孩子也很故意小小的滑下去
只不過希望能讓孩子記取教訓
下次不要這樣做了!

又有一味用甜辣醬的時候
倒了將近半碗的甜辣醬
恩~那時候很嚴厲的告訴他
沒用完,就喝下去!
就看到他很努力的把甜辣醬給沾完
不過吃的倒是津津有味
後來出來外面的時候
他拿球想要跟我玩
就告訴他為什麼甜辣醬不要ㄧ次用太多
如果吃不完的話就會浪費食物
孩子也點點頭的好像聽進去的樣子
於是跑進去看看剩下的甜辣醬怎麼處理

或許"做中學"也是一種讓孩子成長的方式之一
嘗試過千百種方法
終究會有一種方法最為合適了!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怎麼看你自己?

有一位牧師的女兒,她天生就是 一位腦性痲痺患者,全身佈滿不正常的高張 力,且無法言語。但,她卻 靠著無比的毅力 與信仰的扶持,在美國拿到了藝術博 士,並到處現身說法,幫助他人。

有一次,她應邀到一個場合演 ” 寫” (不能講話的她必需以筆代口),會後發問 時,一個學生當眾小聲的問:「妳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妳都沒有怨恨嗎?

這個無心但尖端的問題讓在場人士無不捏一把冷汗,深怕會深深刺傷了她的心。

只見她回過頭,用粉筆在黑板上 吃力地寫下了 「我怎麼看自己?」這幾個大字。
她笑著再回頭看了看大家後,又轉過身去繼續寫著: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這麼愛我!
四、上帝這麼愛我!
五、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六、我有隻可愛的貓!
七、還有……
八、……

忽然,教室內一片鴉雀無聲,沒 有人敢講話。她又回過頭來靜靜地看著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寫下了她結論: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眾人安靜了幾秒後,一下子 ,全場響起了如雷的掌聲與無數感 動的淚水….那天,許多人因著她的樂觀 與見證而得到激勵。

這個樂觀的腦性痲痺患者是誰?她,就是美國南 洲大學藝術博士,在台灣開過多次畫展的黃美廉女士。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的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
每次總是往上挪那麼一點點。
我催牠,我唬牠,我責備牠,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彿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
我拉牠,我扯牠,我甚至想踢牠,
蝸牛受了傷,牠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鬆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吹來,原來夜裡的風這麼溫柔。
慢著!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美麗。
咦?以前怎麼沒有這些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莫非是我弄錯了!

原來是上帝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作者:張文亮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來源:clipmarks

簡單的圖畫
看見了朋友間互相扶持與彼此信任的交集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丁凡( 作家;親職教育專業講師~凱悅室內設計 )

    有一年,我們全家去澳洲自助旅行,整個星期裡,上山下海接觸到的都是當地人,心情非常輕鬆愉快。回程時,坐在機場的候機室,聽到背後傳來家長罵孩子的聲音,忽然神經緊繃起來,這才意識到:這一整個星期以來,都完全沒有聽到家長罵孩子的聲音。回頭一看,果然是台灣的旅遊團!

    憑良心講起來,一般的台灣家長實在是非常喜歡罵孩子,好像不罵就不會成器似的。罵還分層次等級,有邊打邊罵(我打死你!)、人身攻擊的罵(你這個壞孩子!你白痴啊?)、惡狠狠的罵(我看你下次還敢不敢!?)、恐嚇的罵(再不乖我就不理你了!)、和別人比較的罵(你看那邊那個小妹妹就比你乖。)、酸溜溜的罵(唉,你們這一代的小孩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喔,我們以前哪有這麼好命?)、羞辱的罵(這麼大了還哭,羞羞臉!別人會笑你喔。)、訊息矛盾的罵(你再說一句看看。你再說呀!)、喪志的罵(看你這樣,將來怎麼會有出息?)、訴諸情感要脅的罵(你看你把爸爸氣成這樣,還不道歉!早晚會把你爸爸氣死。我辛苦工作還不是為了你們?)‧‧‧

這些負面語言,不但通通沒用,恐怕還會有反作用。

    人的心理很微妙,你越欣賞他,他的自我價值感越強、越會有向上的動機、越希望表現得更好不讓你失望,也就是所謂「士為知己者死」的心理反應。反之,你越是批評、訕笑、責罵,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會越低落、表現越差、越不願意聽你的話。既然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認為他是笨蛋,那他的希望在哪裡呢?不如乾脆自我放棄算了。
  
    其實,不論碰到甚麼狀況,我們總是可以把話鋒轉一下,用正面的語言和孩子說話。


    有一次,我在山中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家人也在走山,孩子走著走著忽然就跌到水溝裡去了,爸爸驚嚇之餘,拉起孩子馬上大聲的說:「你怎麼會這樣!每次走路都不看路!以後不帶你出來了,總是這樣不小心!真是笨手笨腳!」
   
    同樣的情景,他可以說:「你還好嗎?哪裡跌破了?剛剛嚇了一跳吧?沒關係,下次小心點。」

   
    這樣說,感覺是不是完全不同了呢?同樣是教導孩子,正面的語言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形象,也可以提昇親子之間的情感,絕對會產生正向循環的作用,讓孩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有一位朋友說:「這些道理我都懂。我要是睡夠了就好,如果睡不夠,脾氣上來了,講甚麼道理都沒有用啊。」這也是現代父母面對的一個大問題:一根蠟燭兩頭燒,累到最高點,甚麼教育理想也談不上了。

    我想,或許,作父母的人終日忙碌操勞,自己也沒有被疼愛、被呵護夠吧?那麼,健康有效的親子互動是不是必須建立在稍稍放緩的生活步調上呢?

相信我,這樣的生命投資絕對值得!

(本文摘自國語日報專欄)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普通的父母說:   卓越的父母說:
你怎麼那樣懶惰?   成功之路還需花點力氣尋找。
你怎麼那麼會搗蛋? 你的聰明可以用在適當的地方。
你怎麼那麼笨?     找到了訣竅你會進步。
你真是敗事有餘!   你努力些可以做得更好。
你真是騙子!       你所講的不是真實。
你真是自私!       你可以試著為別人著想。
你真是頑固!       別人的意見常有可借鏡之處。
你真是浪費時間!   你可以更有智慧地運用時間。
你是人見人怕!     你可以與別人相處得更好。
你怎麼那麼愛現?   你需要別人的注意,爸(媽)愛你!
妳真是長舌婦!     妳講話可以精簡些,我會更喜歡聽。
你真是沒出息!     你能從別的角度找到自己的長處。
你的脾氣真暴躁!   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你是個膽小鬼!     勇氣是需要經過鍛鍊的美德。
你真討厭!         你不那樣作我會很高興。
     

(轉摘自http://plog.tcc.edu.tw/blog/1940)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功的人請舉手

──有一時的僥倖,沒有永遠的埋沒
「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自己決定。」
或許,沒有人是我們的敵人,我們真正的敵人是──
自己「懶惰、懈怠、沒有方向、不知奮發向上、不知堅持到底」的心啊!

有一位劉老先生投書報紙說,一天早上,他見一年輕人正把房屋仲介的廣告綁在樹上,就客氣地問他:「先生,請問你知不知道樹上的房屋廣告,前不久市公所清潔隊才剛清除完畢?」

「知道啊!」年輕人不高興地回了一聲。

「既然知道,為什麼還要繼續綁這些廣告呢?破壞市容整潔是違法的呀!」

年輕人聽了,仍繼續綁廣告,頭也不抬地說:「還不是為了賺兩個錢。」

「難道你只為了自己賺幾個錢,就可以違法來破壞環境、來跟政府執法對抗嗎?」老先生義正詞嚴地說。

「違法?呵,違法的事多啦,很多有錢人亂停車還不是違法!」年輕人回答。

「你是說『要違法,大家一起來違法』囉!那我們這個國家還有什麼希望?」

「是沒希望啊!」年輕人說完,跨上摩托車,又趕往前面另一棵樹去綁廣告。

「是沒希望啊!」我似乎看到那年輕人丟下這句話、跨上摩托車揚長而去的那一幕!是有點好笑,也有點心酸;一個社會若沒希望、一個年輕人若沒希望,是多麼可憐、多麼可怕!

也曾在報上看到一讀者寫道:有一次坐公車時,司機突然把正在前進的車子停到路旁,然後把車門打開,對著後座的人大聲斥喝:「後面三個國中生,你們馬上給我下車去,下去!聽到沒有?下-去-」

正當全車旅客莫名其妙地往後看時,司機又大吼地說:「現在教育已經很失敗了,你們三個還坐在後面抽煙!我現在只要把車子開到派出所,你們每個人都要被罰三千元!你們覺得賺錢很容易嗎?現在經濟這麼不景氣,你們父母賺錢很辛苦知不知道?」

此時,全車的人都愣住了,而司機又從口袋裡掏出一百元紙鈔,說道:「這是我老婆早上拿給我的,是午餐、晚餐要吃飯的錢,可是現在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我連花都沒花,我忙著開車載客,哪有時間吃飯?我肚子也很餓耶......你們才唸國中,不知學好,還拿錢買煙來抽,你們都給我下車!」

可是,那三個國中生,依然一副「你管我?我高興!」的模樣。

在小學,有一老師要小朋友們寫「造句」,題目是「咦......怎麼......」,其中一小朋友寫道:「咦......我怎麼死了?」

要怎麼活,才算活呢?有些樹,雖然外表枯槁,可是在冬去春來時,樹頭上仍努力地「爭長出綠葉」呀!拾荒老人王貫英,雖然天天撿垃圾、收破爛,但他仍有「蓋座圖書館、造福學子」的目標與希望啊!

然而,有些年輕人,每天吸食安非他命、賭博、搶劫......沒希望地「渾噩度日」,過一天算一天;或許有一天,他會驚然發覺--「咦?我怎麼死了?......」

事實上,「沒目標、沒鬥志、沒生氣」地活著,跟「死了」是沒啥兩樣啊!所以,王大空先生生前曾有一句座右銘:

「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自己決定。」

是的,或許沒有人是我們的敵人;我們真正的敵人是--自己「懶惰、懈怠、沒有方向、不知奮發向上、不知堅持到底」的心啊!

(轉摘自網路文章)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