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然名-蒲公英
資料來源:http://sowhc.sow.org.tw/html/name/aa/set.html

20.jpg (32446 個位元組)

 

徐青吟

  小時候的記憶中,每在春暖花開的時節,總會見到一朵朵的小黃花在滿山遍野中綻放。過一陣子,就變成如綿絮般的小花,隨風飛揚。

  有個美麗的傳說:「抓住在空中飄飛的蒲公英絨毛,對著她許願再將它吹向遠方,願望就會實現。」我總愛摘下它,張嘴一吹,見它隨風揚  ,便覺得滿心歡喜;那事兒時美麗的回憶之一。

   

  再次見到遍地蒲公英是在春天的日本,而從兒子的日文課本中,有一課名為「蒲公英的智慧」的課文中,讓我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

  春天一到,蒲公英會開黃色的花,過了二、三天後,黃色的花就漸漸地萎縮變成黑色的花了,之後,蒲公英的莖就橫倒在地面上。但是,蒲公英不是就這樣枯萎死了,它的花和莖安靜地休息著是為了留下更多的營養給種子,然後,蒲公英的種子就漸漸地變的粗壯了;再過一段時間,花就完全枯萎了,變成白色的絨毛狀。

  

  這白色的絨毛一個一個展開後就好像降落傘,蒲公英的種子便藏在這絨毛狀的降落傘中,隨風飄揚,廣為散佈種子。

  

  而一直倒在地面上的莖,此時會再漸漸的挺直,就像伸懶腰一樣的一點一點伸直;為甚麼會有這種現象呢?那是因為伸得愈高,絨毛就會被風吹得愈遠。在晴天有風的日子,絨毛就像降落傘似的全展開,藉著風力,飛到遠方;可是遇到下雨潮濕的日子,絨毛就會像雨傘收起來一樣收著,因為水氣讓它變得太重,種子也無法飛到遠處,蒲公英的生存方法隱含了許多的智慧在其中。

  這看似不起眼的小花,卻有著強韌的生命力,運用它的智慧,無論在任何環境中也要延續它的生命,這樣的精神是值得我學習的,所以我以它為自然名。


這是從http://140.115.78.41/index.htm PIRIS網站內看到的一篇講義

想起那部韓國動畫-多基朴的天空

一個狗大便與蒲公英的故事

週遭總有很多不起眼的故事,端看我們如何看待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