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菜根(台北泰山)】

最近貴版刊出〈我的天才兒子〉一文,內容相當有趣。看了之後,也讓我想起班上的一件事情。

有一回,我看到學生把一顆水果丟進垃圾桶,我上前關切。平常,除了課業之外,我也教導學生要惜福愛物,每一粒米都要珍惜,何況是一大顆果子。

我問:「為何把水果丟掉?」學生說:「它不能吃。」我覺得納悶,把手伸進垃圾筒裡撿起那個水果,仔細看一下,並沒有壞。我說:「應該是可以吃的。」他委屈的說:「這個橘子沒熟,皮剝不下來,怎麼吃?」我當場傻眼,它是一顆柳丁,不是橘子。

原來他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水果是家長剝好之後,送到他的面前,他只負責吃,難怪會連橘子、柳丁,統統分不清楚。

有一回,班上營養午餐的湯剩下大半桶,乏人問津的原因是‧許多學生認為湯中有「壞掉的豬耳朵」,很難吃。我看了一下,臉上立即出現三條線,因為那是黑木耳。

友人在明星高中教書,她看過「高材生」不認識枇杷,呆呆看著水果,不知道從何動手吃的窘況。

教學不應該和生活脫節,孩子遲早要自己過生活,課業成績之外,生活常識也要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