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由師生合作完成的四部紀錄影片,拍攝的題材與主角,有古蹟、人物及學生,每一部影片都述說了動人的故事,故事中有跨越地方首長交替時期,也有特殊學生在校生活點滴,平凡中帶出感人熱淚的情景,拍攝者對地方情感表露無遺。

第一部「台灣最後一座扇形車庫」,雖是得獎作品,但影片透過長期觀察、拍攝,點點滴滴記錄下扇形車庫從即將被拆,到完整保留,演變到成立鐵道博物館的歡喜結局,這一段艱辛路程,花了十三年時間拍攝,剪接製成二十六分鐘精華內容。

第二部「撿寶」片中呈現了多元文化觀點,除了作者觀點縱貫全片外,還包含了記錄古物收藏專家觀點,以及學者專家們所提供寶貴的藝術文化觀點,影片長達一小時卅分,完整收錄了台灣人保存台灣文化的用心。

劇中的主角是描述前文化局局長陳慶芳多年來致力收藏古文物的心血與成果,他認為,本土的東西就從在地開始,才有可能變全國性的文化,甚至是國際所認同的文化。

第 三部「三年六班」卅五分鐘的影片,圍繞在身心障礙小朋友身上,一個家庭出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娃娃,對於家長是何等殘酷的身心煎熬,透過影像記錄,盼喚起大眾 關懷,給予他們愛的天空。拍攝過程中,並動員了一千多名埔心國小學生射出紙飛機,營造了紙飛機翱翔在湛藍天空的感人畫面。

最後一部「有愛就有希望」影片,是關懷弱勢的經典,以二林喜樂保育院院童為主角,片中名句「永不放棄」道盡這群多重障礙生求生韌性與剛毅。

(轉摘自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pr/12/today-center7.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