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台中教育大學師資生實踐史懷哲精神,與南投縣信義鄉神木國小小朋友共同展示教育成果。(記者林秀明/攝影)
教育部昨天表揚去年暑假參與教育部「史懷哲」計畫、志願到偏遠鄉鎮輔導弱勢學生的371位師資生。但這些充滿教育熱情的師資生,談到為何參加史懷哲計畫,竟是「我以後當不了老師了,這是我大學4年師培,唯一一次當老師的機會,要好好把握。」

由於今年國小老師新招名額只有300個,還未能考上的流浪教師多達數萬名,因此,許多師資生選擇直接放棄,不實習、也不考教師證;因此,去年暑假在偏遠與弱勢孩子相處的6個星期,是他們唯一、也可能是最後一次被叫「老師」的機會。

台中教育大學的張育甄、曾冠瑋,去年夏天到南投神木國小服務,原本以為會面對一群原住民小朋友,沒想到是客家庄,他們自己都還是大孩子,卻得幫32位小朋 友煮中飯,菜、肉都得打電話叫山下的菜商送來,晚上就帶睡袋睡在教室裡,但這樣的教學經驗卻叫她們格外珍惜,曾冠瑋說,「太難考,我以後不一定當老師 了。」

當別的同學放假打工或出國遊玩時,屏東教育大學的林星曄、涂曉蓉則決定到偏遠的仕絨國小服務,即使是颱風來襲、屏東地區大淹水了,她們還是騎著機車到校。

被問到將來要當老師嗎?屏教大的陳正碩遲疑了一下才說,「將來會以別的形式關心教育吧,不一定要當老師。」事實上,陳正碩畢業後半年的實習,他也志願到原住民部落--屏東瑪家的北葉國小服務,有熱誠、有愛心,但就是缺了張當老師的門票。

【2007/03/16 聯合報】

好諷刺喔= ="

加油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