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講義雜誌調查發現,連續五年,覺得幸福的小朋友都不到八成,家裡沒錢已成為孩子不幸福主因之一,約四分之一家裡生活困難、沒錢繳費。學者呼籲,政府改善經濟,孩子才會更幸福。

此外,三分之一小朋友自認外形不好看,因肥胖感到不快樂;過半數擔心性侵害等校園安全問題。學者柴松林分析,強調社會新聞的媒體,加劇學生的暴力威脅感。

講義雜誌根據就學人口比率,抽樣調查全國44所國小、共2千多名小三到小六學生,完成的「小朋友幸福大調查」發現,覺得現在幸福的孩子,主因是有個溫暖的家、父母關心。

但調查也顯示,小朋友的「相對幸福感」逐年降低。只有六成二覺得今年比去年幸福,不到一半覺得未來會比現在幸福。

分析孩子覺得不幸福的原因,以課業問題、被責罵最多。七成小學生覺得上課是幸福的,是這項調查實施七年來最低的一次。儘管才讀國小,已有七成學生補習,多數近視、不愛運動、不愛看課外讀物。

家裡沒錢、父母離婚、家人爭吵等,是孩子感到不幸福的第二主因。柴松林分析,台灣近10年物價不斷上漲,工資卻未相對提升,且退出職場年齡降到平均49歲。失業率高、工時長、工資低等經濟因素,都會間接影響小朋友的幸福感。

調查發現,約兩成六小學生家裡生活困難,兩成二連繳幾百元的學雜費、午餐費都有問題,尤其以東部最嚴重。

柴松林說,調查顯示,東部三成多小學生未和雙親同住,來自單親、隔代教養家庭,尤其原住民父母常到遠地打工,無暇、無力照顧小孩。政府應致力縮短貧富差距、拓展東部觀光產業,才能有效降低孩子的不幸福感。


【2007/03/16 聯合報】@ http://udn.com/


看到這篇就想起昨天新聞撥的自殺簽約
簽約不會去自殺......
看了還真有點摸不清楚頭緒啦
後來又訪問到了學生
學生說著:要自殺,哪還會想這麼多ㄚ
說的也很有道理阿^^"

不過 仔細想想
孩子的壓力大多來自於升學和家庭或是同儕間
大人們如果可以多花些心力在關心孩子上
或許 可以少了很多自殺的案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nan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